承德酒店专用碱性助洗液型号规格
典型颗粒抑泡体系为附聚法生产的颗粒附聚物组分,它们结合包含下述组分(i)占该组分5%至30%,优选8%至15%(重)硅氧烷防沫化合物,该化合物优选结合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氧化硅;(ii)占该组分50%至90%,优选60%至80%重量载体物质,优选淀粉;(iii)占该组分5%至30%,优选10%至20%重量附聚物粘合剂化合物,这里,这种化合物可以是一般用作附聚物粘合剂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选的上述附聚物粘合剂化合物包括具有50至100乙氧基化度的C16-C18乙氧化醇;和(iv)2%至15%,优选3%至10%重量C12-C22氢化脂肪酸。聚合染料转移抑制剂本发明洗涤剂组合物还可包含0.01%至10%,优选0.05%至0.5%(重量)聚合染料转移抑制剂。
洗涤剂的洗涤原理所谓去污,其本质就是从衣物、布料等被洗涤物上将污垢洗涤干净。在这个洗涤过程中,借助于某些化学物质(洗涤剂)减弱污垢与被洗物表面的黏附作用并施以机械力搅拌,使污垢与被洗物分离并悬浮于介质中,将污垢洗净冲走。从目的和机能来说,洗涤过程包括下列要素∶被称为基质的洗涤对象;从基质上被除去的物质、污垢∶洗涤时使用的洗涤液,即在除去污垢时使用的肥皂溶液、合成洗涤剂溶液。整个过程是在介质中进行的,黏着污垢的衣物和洗涤剂一起投入介质中,洗涤剂溶解在介质中,洗涤液将物品润湿,进而将污垢溶解,使污垢与衣物表面的结合变为污垢与洗涤剂的结合,从而使污垢脱离衣物表面而悬浮于介质中。分散、悬浮于介质中的污垢经漂洗后,随水一起除去,得到洁净的物品,这是洗涤的主过程。洗涤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分散和悬浮于介质中的污垢也有可能从介质中重新沉积于衣物表面,使被洗物变脏,这叫作污垢再沉积作用。因此,性能良好的洗涤剂至少应具备两种作用∶一是降低污垢与基质表面的结合力,具有使污垢脱离物品表面的能力;二是具有抗污垢再沉积作用。
硅酸钠是无色、略带颜色的半透明或透明块状玻璃体,在水中能形成活性胶体,可吸附污垢悬浮于溶液中,还能吸附于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物体被腐蚀或污垢再沉积,因此,常常被清洗剂厂家作为金属清洗剂中的腐蚀抑制剂和玻璃、瓷釉表面的润湿剂。另外,硅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可以有效地缓冲体系的碱性,具有助洗、防腐、稳定泡沫的作用。
适宜的过氧酸漂白剂前体一般含有一个或多个N-或O-酰基基团,这种前体可选自各类化合物。适宜的种类包括酐、酯、酰亚胺以及咪唑和肟的酰化衍生物,这些种类的适宜化合物实例见GB-A-1586789中所述。适当的酯见GB-A-836988、864798、1147871、2143231和EP-A-0170386中所述。山梨糖醇、葡萄糖以及糖化物与苯甲酰化剂和乙酰化剂的酰化产物也是合适的。具体的O-酰化前体化合物包括2,3,3-三甲基己酰基氧基苯磺酸盐、苯甲酰基氧基苯磺酸盐、壬酰基-6-氨基己酰氧基苯磺酸盐、单苯甲酰基四乙酰基葡萄糖过氧化苯甲酰以及上述化合物的阳离子衍生物,包括烷基铵衍生物和五乙酰基葡萄糖。邻苯二甲酸酐是合适的酐类前体。具体的O-酰基前体化合物的阳离子衍生物包括2-(N,N,N-三甲基铵)乙基4-磺基苯基碳酸酯钠氯化物,以及包括4-(三甲基铵)甲基衍生物的苯甲酰氧基苯磺酸盐的烷基铵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