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洗衣房碱性助洗剂生产厂家
洗涤剂的洗涤原理所谓去污,其本质就是从衣物、布料等被洗涤物上将污垢洗涤干净。在这个洗涤过程中,借助于某些化学物质(洗涤剂)减弱污垢与被洗物表面的黏附作用并施以机械力搅拌,使污垢与被洗物分离并悬浮于介质中,将污垢洗净冲走。从目的和机能来说,洗涤过程包括下列要素∶被称为基质的洗涤对象;从基质上被除去的物质、污垢∶洗涤时使用的洗涤液,即在除去污垢时使用的肥皂溶液、合成洗涤剂溶液。整个过程是在介质中进行的,黏着污垢的衣物和洗涤剂一起投入介质中,洗涤剂溶解在介质中,洗涤液将物品润湿,进而将污垢溶解,使污垢与衣物表面的结合变为污垢与洗涤剂的结合,从而使污垢脱离衣物表面而悬浮于介质中。分散、悬浮于介质中的污垢经漂洗后,随水一起除去,得到洁净的物品,这是洗涤的主过程。洗涤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分散和悬浮于介质中的污垢也有可能从介质中重新沉积于衣物表面,使被洗物变脏,这叫作污垢再沉积作用。因此,性能良好的洗涤剂至少应具备两种作用∶一是降低污垢与基质表面的结合力,具有使污垢脱离物品表面的能力;二是具有抗污垢再沉积作用。
这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一些市场上可买到的PluronicTM表面活性剂(BASF出售)。非离子EO与环氧丙烷/乙二胺加合物的缩合产物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和1,2-乙二胺反应形成的产物的缩合物适合本发明使用。这些化合物的疏水部分包括1,2-乙二胺与过量环氧丙烷的反应产物,并且一般具有约2500至约3000的分子量。这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市场上可买到的TetronicTM化合物(BASF销售)。非离子烷基多糖化物表面活性剂供本发明使用的适宜烷基多糖化物见USP4,565,647(1986年1月21日授权于Lienado)中所公开的烷基多糖化物,其具有约6至约30个碳原子,优选约10至约16个碳原子的疏水基团,以及多糖化物,如多糖苷,亲水基团含有约1.3至约10,优选约1.3至约3,选约1.3至约2.7个糖化物单元。可使用含有5至6个碳原子的还原糖化物,如葡萄糖、半乳糖和半乳糖基部分可代替葡糖基部分。(疏水基团可任意地连接在2-、3-、4-等位上,从而得到与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不同的葡萄糖或半乳糖)。糖间键可以位于如附加的糖化物单元的任一位置与上述糖化物单元的2-、3-、4-,和或6-位之间。
对高价金属阳离子起螯合作用,消除高价金属阳离子的不良影响铝代硅酸盐助洗剂,能够螯合衣物污垢中以及在洗液中构成硬度成分的钠、镁金属阳离子(Ca2+、Mg2+),消除这些金属离子对洗涤的不良影响,起到增强去污力的作用。
是一种生化制剂,加入不同的酶可去除相应的污垢,采用几种酶复合去污效力高,可延长织物寿命,显著提高产品的综合去污能力。可通过扩散引起人们的快感,根据产品的档次可选用不同的品种。使洗涤液有一定的碱度并起缓冲作用碱性助洗剂(碳酸盐、硅酸盐等)的存在,能够保持洗涤液呈碱性。因为,碱性环境能使油污膨润;碱能中和皮脂中的脂肪酸,使污迹易去除;碱能给污物及纤维提供负电荷,帮助除去固体污粒,提高洗净力。